尺度日扎•其三十九•篮子间隙的跨年

    又到了年末,时间过得真快。

    这次按照惯例,依旧是先来看看去年给今年提出了哪些展望:

 

    1. 继续保持90%时刻的敏感脆弱,而在10%的时刻能一个人坚强。这也许不同于其他人,但我觉得这是最适合我的状态。在看电影、吃寿司、去夏威夷时,我希望自己依旧保持无法一个人去做的敏感脆弱——这是一个对外界有出色感知力的作家所需要的——但在一些必要的时刻,比如家里人需要、爱侣需要、工作需要或者自己需要的时候,能够站出来,坚强而自信、承受风暴而不动摇分毫。

    2. 保持90%的心安理得,以及10%的警觉,无论是做决策时,还是自我审视时。今年我沉溺于和同龄人的无谓攀比中太多了,我生怕自己已经落后于人,生怕自己的成绩不能支撑起自己脆弱的自尊……但是,这种时刻警觉多了并不好,我要更加心安理得,相信自己选择的道路,相信自己的能力与天赋,相信同伴与国家。而在自我审视时,我往往又自信过剩,警觉太少。所谓文人相轻,我确实容易自命清高,容易脱口而出一些不合时宜的话。在拥有能够支撑起这种不合时宜的魄力之前,我需要先学会保持警觉、保持克制、保持自省之心。

    3. 断舍离,方得长远。爱好总是越来越多的,事情也是、人也是。这时候如果一味追求点点俱到,往往要不疲于奔命,要不「器用貧乏」。因此就需要选择出那些尝试过,觉得可以保持的,继续深化、继续维持,而那些其他的,蜻蜓点水即可。我觉得,虽然不是为了凑整,但确实能够深化的,和蜻蜓点水的,也保持在1:9比较合适。广泛接触没有错,之后再精挑细选喜欢的即可。

 

       今年也做到了其中大部分。

       第一点,敏感vs坚强。我在这方面更加“收放自如”了。工作状态和写作状态1秒切换(办公室划水练出来的),同时处理多种事务也能分寸不乱。

       第二点,自信vs自省。我终于明白,自己会走出一条和所有人都不一样的路。我会因此患得患失,但不会因此羡慕他人了。而且因为同路者稀少,我更会时时保持自省。

       第三点,爱好确实还在增加,但被“断舍离”的也为数不少。现在来看,我不愁比例不对,只愁时间太少。

 

       说完了好的,说说没做到的地方:

       首先,我觉得自己的感觉变“钝”了。我曾经引以为傲的纤细洞察力,在事情一多、压力一大的时刻,就迅速衰退。比如我确实可以1秒钟开始写作,但写出来的东西,就没有花1天静静思考凝练出来的有“锐度”。包括我对人、对生活的观察,也开始不如以前细致,人们的情绪传导到我身上,也开始缺乏那种感同身受。

       这很可怕。希望只是压力带来的负面影响。

       其次,就是无时无刻的自我质疑与患得患失。我发现自己仿佛有“大姨夫”,每隔一段时间就觉得自己写的东西都是“屎”,然后想把它们一删了之。而且,身处最理性的领域和最感性的领域的夹缝中,到底未来是什么样,实在是暧昧不明,让我身心俱疲。

       最后,就是心理预期的管理。我本没觉得自己写的东西应该有多好,也没觉得自己就应该是量化天才。但随着时间的倾注,随着自己不断地自我暗示、自我强化,我的心理预期变了。我开始膨胀,开始盲目乐观,这诚然在前期会让我更有动力去完成,但在某个时点,当我意识到自己“从来没做到”的时候,它也会无情地击穿我的心理防线。

 

       明年的展望,会比一年前写的更加“现实”一些:

        1. 把游戏做完,无论好坏,做完。我这次给自己的是死命令,因为再拖下去,只会让我在夹缝中更加艰难。无论是骡子是马,必须拉出来遛一遛了,就算差到极致,那就被喷吧,赔钱吧,解散吧。这样快刀斩乱麻,也好过拖到最后一事无成。如果评价差,但我还不想放弃的话,那就再开新坑嘛,何必非在一个框架内吊死呢?

        2. 找好工作与理想的解决方案。无论是放弃一方也好,两边兼顾也好,找到一种不让自己陷入煎熬的解决方案。也许确定性的解无法在这一年得到,但起码不要再为此焦虑苦恼,也不要让家人再为此焦虑苦恼。

        3. 保持“少年感”的同时,理解中年,适当地切换角色。无论是去年说的“敏感”、“自信”,还是前年说的“多折腾”,这次统一称作“少年感”。我觉得少年感对写作者而言不可或缺的,但这不意味着我要一直停留在少年状态。今年被复数次贴了“不够成熟”的标签,虽然我还是有些不服吧(这本身似乎就不太成熟),希望明年我能切实地把它撕下来。

 

    今年比去年的社会人气息更浓了。糟糕。

    但我预感,2020年会成为我生命里比较重要的一年。比如……某种转折点。

    今晚还要做篮子,看现在的架势可能又会直接跨到明年。

    但只要胸中有火,这些事情就都可以忍耐。

    愿这团火永不熄灭。


评论
热度(1)

© 某海马 | Powered by L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