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插曲•其三十•敦刻尔克

    今天看了《敦刻尔克》,诺兰的新电影。

    把想评论的事情总结成了两点夸赞、两点批评,和两点吐槽。

    夸赞一:三线混合叙事的尝试非常成功。按照诺兰原话,是一小时的空战线+一天的渔船线+一周的士兵线。三线分别刻画历史上敦刻尔克大撤退的三种主要角色。由于时间长度不同,因此并非平行时间轴,而是各自割裂叙事,在高潮部分再交汇于一起。,最后各自走向结局。这样的叙事里各种伏笔、铺垫错落有致,充分调动观众情绪,还一直有悬念勾着观众,实现的很完美。

    夸赞二:诺兰采访里说,想做一种没有大人物和历史感,单纯从士兵角度看的战争片。他在这方面做的独特且成功。士兵在自己逃亡之后,才从报纸里看到逃亡的结果,以及丘吉尔的演讲,这样聚焦于个体的混乱与空虚感,诺兰很好地体现了出来。

    批评一:整个片子中的死亡都有着一种偶然性与无力感,无论是船上的孩子、法国士兵还是没油的飞行员(这个被逮捕,不是死亡)。诺兰说他想尝试这样的偶然性改变一个人的命运的主题,这当然没什么问题,但从实验的结果看不是很成功。所谓的“无巧不成书”,如果个体命运都被偶然所支配,而没有任何的英雄主义“主角光环”,那观众很难获得代入感,也很难获得情感上的共鸣。如果是纪录片或者连续剧中的小片段,用来体现战争或命运的无常,那完全没有问题,可仅仅一部一个多小时的电影里,剧情多处都是这样的设计,观众看下来就会觉得有些无趣、不知所云,或者说,“隔着一层,不走心”。(我觉得,要真想做,就做的更绝一些,先让这些角色有一些“主角光环”,最后再把它“抹掉”得更残忍一些,这样观众情感已经进去了,就能有更深的体会。比如,我们可以以Gibson的视角多了解一下敦刻尔克的军旅生活,让Gibson多刷下存在感和好感,最后拍他在水里挣扎时,再多些特写,痛苦的呼吸痛苦的摆动,最后慢慢停止……这种效果会更好,当然,这样就不是一部电影能容纳的内容量了)

    批评二:配乐。可以理解为了烘托士兵的无助与压抑,反复循环一个声部的做法。但一来这部电影本来舒缓的地方就不多,配乐还经常让人觉得有事要发生,神经一直处于紧张,其实不利于观众的观影体验。二来配乐经常过于响亮,听感还特别独特,让人出戏,有喧宾夺主之嫌。

    吐槽一:这部电影对脸盲症患者太不友好了……看到最后都不知道谁是谁,补看了剧透才分辨明白。这也就导致诺兰在三条线穿插中的呼应对脸盲症患者完全没什么卵用……

    吐槽二:千万别去看4D版,没有70mm和IMAX就老老实实看一般的,如果你不想被糊一眼镜水,并且在电影院晕车的话。

评论
热度(5)

© 某海马 | Powered by LOFTER